随着发病率的增高,小儿抽动症渐渐为广大父母所知,但很多家长只知其名不知其貌,看到孩子调皮就惊慌失措,以为孩子得了
抽动症,那么,抽动症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由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专家张静为大家讲解一下。
临床上,抽动症症状,有如下这些
1.运动抽动:
1)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2)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性障碍。
2.声音抽动:
1)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2)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3.其他行为障碍:
1)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2)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3)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50% 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提醒您:首先,要科学确诊: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嗓、甩头、伴有发声等等的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一般的检查项目为微量元素检测、智商与记忆力检测,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儿童脑电图检测。这样可更好的配合专家对患儿是否患有抽动症或多动症的确诊。
通过以上途径的检测,即可有效的判断孩子是否患的是抽动或多动症,在确认后即可进入治疗过程。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引用的“平衡控抽疗法”是目前医学界上公认的抽动症治疗疗效佳技术,同时也是目前唯一通过美国FDA和中国SFDA认证批准应用于抽动症治疗领域的磁电技术。它利用磁场监测、采集脑内黑质神经递质信号,能够迅速找到抽动症神经元病位,实施定向、高效、安全、个体化生物电治疗。
"平衡控抽疗法”治疗流程
一、 五大检查:确定病因、类型、鉴别诊断
1)AT脑神经递质检测仪,此项检查是目前医学上诊断抽动症的金标准,能精确测量出脑内多巴胺的含量。
2)脑电图、CT、核磁共振检查,主要是排除脑器质性引起的继发性抽动症。
3)血沉、抗链“O”、C反应蛋白、血浆铜蓝蛋白检查,主要是与风湿、肝豆状核变性、小舞蹈病等类似疾病作鉴别诊断。
4)瑞文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试,目的是看患儿智商、精神、心理、行为是否存在异常。
5)微量元素检查: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铅中毒是儿童抽动症诱因之一。精确检测铅、锌、铁、钙、镁、铜等六十余种无机物,及糖精钠、色素、维生素、药物、氨基酸、防腐剂、甲醛等数百种有机物。
二、专家会诊:中国抽动症协会研讨制定治疗方案
中国抽动症协会专家组携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专家团队据诱因、直接病因、类型和期型有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
三、个性化治疗方案:据患儿情况针对性治疗,一人一方
““
平衡控抽疗法””、中药调理神经元新陈代谢为核心,辅以行为矫正疗法、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疏泄疗法、个性食疗。
四、愈后管理:跟踪回访,定期复查,确保不复发。
温馨提示:儿童抽动症6岁到12岁是治疗的黄金时间,要是错过这个时间段,就会造成30%到40%的孩子抽动症状延续到成人!因此,家长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症状,较好及时要医院进行诊治,为了方便家长更好了解孩子所患疾病相关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专家
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知名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专家热线,通过电话向专家详细咨询。
Tel:0551-62991811
QQ:277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