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年轻的妈妈来说,在照顾小孩的过程中,较头疼的就是小孩子老是尿床,既会带来异味又加重了家务负担。一些妈妈们很是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到底是因为孩子太小,大脑意识还不是很发达,导致的老尿床,还是另有其它的原因导致小孩老是尿床。下面是合肥仁爱儿科诊断中心首席专家张静为大家解读小孩老是尿床背后的隐情。
张静告诫广大家长:您的小孩如果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千万要当心了!不要一味的打骂孩子,责骂孩子,那都是没有用的。小孩很有可能患上了
遗尿症。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去诊断,以免错过较佳的治疗时间。
首先:张静教授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常见的遗尿症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1、肾虚遗尿-怕冷多见(腰酸腿软,另外怕冷在阳虚中见得比肾虚还多,小便无力,不耐劳易疲劳,气喘,上楼梯更为明显等也常见,脾肾虚者怕冷不长个,头发黄,发膀。爱喝冷饮,内热多汗。爱感冒),肾气不固,腰酸,困倦,脉细弱。
2、气陷遗尿-大便溏泄多(容易有脱肛,气短,乏力等表现,如果是脾胃气虚还会有食欲不振,气血双虚),不通,脉数。
3、肾阳虚多尿-白天出汗多(腰酸腿软,夜尿频多,怕冷,喜欢睡觉),脉沉细,气化不利会夜尿频多。
4、肾气不摄-大便溏泄、怕冷(仍然有腰酸腿软,遗精,尿失禁,气喘,早泄等。),肝脾不调,疏运失职。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诱发小儿患上遗尿症:
遗传因素
研究者很早就发现,许多遗尿症儿童的父亲或母亲乃至近亲亦有遗尿症患病史。较近马来西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3%的原发性遗尿症儿童有家族史, 另外发现印度裔血统是遗尿症多发的高危因素,这些资料均提示遗尿症与遗传相关。有统计资料表明:如果父母双方儿童期均有遗尿症病史,其子女有70%将患遗尿症;如果父母一方儿童期有遗尿症病史,其子女有40%将患遗尿症;单卵双生儿如一方患遗尿症,另一方患病的可能性是68%。丹麦研究报道,遗尿症基因定位于13号染色体。这使遗尿症的病因研究从表型转向基因型。
睡眠觉醒障碍
大部分患儿夜间睡眠过深,难以唤醒。这种觉醒反应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遗尿症是这种发育过程的延迟或障碍所致。临床观察发现,这部分孩子体格发育较正常儿童延迟。据研究,当夜间膀胱充盈时,脑电图改变由深睡眠转入浅睡眠状态。位于脑桥的脑干神经元被认为是觉醒中心之一,由此推测,脑干神经元的功能障碍或膀胱到脑干神经元的传导通路障碍导致了无意识排尿行为。
膀胱功能不良
膀胱功能不良是原发性遗尿症又一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在难治性遗尿症患者中,这一因素的影响尤其突出。研究发现86%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存在不同类型的膀胱功能不良。这种异常并非解剖学上的,而是功能性的。原发性遗尿症的膀胱功能异常主要包括:逼尿肌不稳定、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不同形式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以及梗阻型排尿类型。在遗尿症患者中,部分患者仅出现夜间膀胱功能不良,而另一部分患者亦伴有白天膀胱功能不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在膀胱功能不良的各种类型中,夜间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与原发性遗尿症关系更为密切。夜间功能性膀胱容量是指在睡眠过程中,膀胱即将排尿时所能容纳的较大尿量,这反映了与睡眠过程相联系的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
专家推荐:彻底告别遗尿症的困扰 首选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中医自控排尿疗法”——用治愈率说话!
治疗儿童遗尿症,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是关键,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独创“
中医自控排尿疗法”,主要用中医中药调理,精确分型,找出诱因,能够调节兴奋交感通路,并抑制副交感通路,抑制膀胱收缩,强化尿道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激活盆底肌,增强盆底横纹肌活性,增加盆膜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根本上解决遗尿症问题。
中医自控排尿疗法治疗儿童遗尿症较大优势--无创,所以孩子做起来基本没有丝毫痛苦,疗效确切,对孩子零创伤。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中医自控排尿疗法”可巧妙地将肾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心理等多学科有效结合,治疗儿童遗尿症效果显着,成为众多遗尿症患儿的首选。
温馨提示:以上关于“遗尿症的诱发因素的分析、治疗方法的分析”,应该是解决了很多家长的困惑,希望给您带去帮助。您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点击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的在线专家进行咨询或者拨打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Tel:0551-62991811
QQ:277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