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联分型体系现代中医技术之穴位贴敷、针灸、药物离子导入

中医认为:人体的一切活动是由经络的作用而维系的,一旦经络不畅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督脉是总督,一身之阳气的大经。任脉是主管,一身阴气的大经,只有任督二脉相通,气血才能正常运行,阴阳之气得以平衡。少儿时期,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都处于发展阶段。此阶段"形气未充",阴阳未盛,生长发育迅速,少儿的“稚阴稚阳”之体,所需阴精较为宝贵。一旦阴精不足即可表现为阳气的相对偏亢。同时,小儿又有“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特点,无论外感或内伤,都容易导致邪气嚣张,神气祛弱。这样,邪气袭击患儿,扰乱阴阳的平衡。在此中医理论指导下,张静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从古文献记载到近现代的临床诊疗做充分、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
一、穴位贴敷
该方法源远流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中药制成软膏、药饼,贴敷于人体经络相关穴位上,进行局部刺激,药效可通过儿童稚嫩的皮肤快速渗透,导入脏腑,直达病灶。有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增强儿童体质、宁神益智的功效。免除打针、吃药给儿童带来的痛苦,同时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肝肾损害,又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被称之为儿童疾病的绿色疗法。
二、针灸
中医认为多动症由先天不足、肾精亏虚,心脾两虚、脑髓不充,肝阳上亢、元神受扰而致。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阴阳、脏腑功能进行调节,起到补养心脾,安神定志的作用,化解躁动,使其恢复正常。因儿童年纪较小,考虑到针扎带来的疼痛与不适感,后经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多动症等儿童疾病的诊疗逐步摒弃了传统扎针式针灸,发展为电子针灸(即不使用银针,无需刺破皮肤,无任何创伤和副作用)的新型针灸方法。
三、药物离子导入
于1958年首创于我国,是中医辩证施治与局部对症处理的有机结合,通过穴位中药离子导入可将中药、经络穴位与离子导入融合在一起,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通过特定途径使中药在特定部位的刺激吸收增强,发挥更加明显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疏通经脉、祛风散寒、扶正、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之功。有助于多动症等其他疾病的治疗与康复。Tel:0551-62991811
QQ:277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