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猛降 原来是多动症“作祟”

乐乐今年9岁了,上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学习成绩严重下降,并且总是和父母争吵,很不听话,邻居建议乐乐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前段日子他们来到了济南市儿童医院心理行为门诊就诊。
据乐乐妈介绍,孩子从小就爱动,每天跑得‘不歇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老是会吵架。虽然很调皮,但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都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三年级成绩却一下子从前几名一下跌成了倒数,问他什么原因,他也不说,还整天跟家长对着干。医生在详细了解了乐乐的病史后,通过跟他交谈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估测试,发现乐乐属于典型的多动症患儿,在进行智力测试后发现他的智力高达120,这也解开了乐乐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实乐乐一直都患有多动症,但因他的智商较高,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内容较简单,所以学习对他来说并无太大的困难。但到了三年级以后,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都有较大改变,加上乐乐存在多动症的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动等诸多原因,使他难以适应目前的学习状况,较终导致他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张静医师告诉记者,寒假期间爸爸妈妈们带孩子来看心理行为门诊的很多,相比平时多出近一倍,其中大部分不少都是由于多动症前来就诊的,这类孩子往往很让家长们头疼。马主任告诉记者,其实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注意缺陷型。该类的儿童主要表现出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注意难以持久,与人对话时心不在焉,不能听从、逃避或完 成 老师布置的功课作业,经常遗失作业或生活必须的东西,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等症状;
第二类是多动冲动型。这类儿童主要表现出一刻不停地活动,手足有很多小动作,在座位上不停扭动,奔来奔去、爬上爬下,讲话过多,在他人讲话时予以打断或插嘴等症状;
第三类是混合型,即同时出现上述两种类型。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多是由于生物(遗传、神经、生化)、社会或其它因素等造成的,所以大多出现在7岁以前。据马主任介绍,目前多动症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加行为干预为主,同时指导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干预。此类患儿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治疗和干预,在学龄和青少年阶段往往会出现学习成绩差、社交困难、影响自尊和品行等问题,而在进入大学及成人阶段则会出现学业失败、职业困难,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社会等问题。
马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孩子长时间出现多动症的典型症状,应尽早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切不可简单地认为是“调皮”或“不听话”,应及早的对孩子进行相应治疗,有利于孩子们今后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来源:中国湖北网 作者:于露露 编辑:陈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