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界对小儿抽动症之类的疾病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已经彻底摆脱过去在认识上的不足,那么对于小儿抽动症到底有哪些表现呢?下面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专家张静为大家详细的讲解
小儿抽动症症状有何表现。
小儿抽动症有何表现?
小儿抽动症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
⑴短暂性抽动障碍: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习惯性痉挛,是儿童较常见的抽动类型。多发生于儿童期和少年期,男孩多见,男女之比约为3:1~5:1。①运动抽动症状:80~90%的症状局限于颜面部,如挤眉弄眼、皱额扬眉、摇头晃脑、揪鼻耸肩、面露怪相、伸舌舔唇、伸手踢腿、精神紧张、容易兴奋、睡眠不佳,在人多场合、或受批评时抽动症状更加明显,入睡后抽动症状消失。②发音抽动症状;多为无中清嗓子、咳嗽。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较多不会超过一年。
⑵慢性抽动障碍:《国际疾病分类》慢性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为:①存在不自主、重复、快速、无目的抽动,任何一次抽动不超过三组肌群。②在疾病过程中,可以有运动抽动或者发音抽动,但是这两种抽动不应该同时存在。③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一般为数周或数月)抽动症状的强度不会有太大改变。④受意志的控制,抽动症状可被克制数分钟到数小时。⑤病程在一年以上。⑥发病在21岁以前,多见于2~15岁。
⑶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表现有以下三方面:①运动抽动症状:抽动症状通常始于颜面部,症状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累及部位可以沿颜面→颈部→肩部→上肢→躯干→下肢的顺序发展,部位可单独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抽动表现奇特,如伸手、张口、吐口水、扭头、收腹、弯腰、踢腿身体旋转等。五花八门,形态各异。②发音抽动症状:单纯发音症状多为哼哼、吸鼻声、咕噜声、咳嗽声、清嗓子声、学动物叫等;复杂发音症状:发出音节、单字、词组、短语、秽语、模仿言语、重复言语等。
小儿抽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哪些危害呢?
第一、继发学习困难。
继发学习困难主要是因为患儿不自主不能控制的抽动导致他上课学习的精力不能集中,有的患儿想努力控制自己的症状,上课时会努力地克制自己,不让自己这种症状发生,不让自己影响到其他同学,但是他这个时候的注意力就不在老师讲的课上了,而是在关注自己的症状,所以听课效率就特别低,学习成绩就会慢慢地下降。
第二、社会退缩和交往问题。
孩子因为抽动症状,经常受到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会对孩子的心身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危害,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甚至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甚至不愿与人交往,社会功能退缩。
第三、孩子的个性发展问题。
另外,同学和老师有的时候会嘲笑或者歧视这个孩子,使得这个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有的孩子会跟家长说同学嘲笑我,我不想去上学了,这就涉及到个性发展问题。
抽动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等。使患儿产生自卑,性格孤辟.久而久之孩子变的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如果能够在孩子性格未定型之前,及早治疗,那么,就可以轻易避免这些危害。早治疗一天,就早一天康复,少一天担忧!
全球治疗抽动症领衔技术—— “平衡控抽疗法”新技术
“
平衡控抽疗法”以根治抽动症为目标通过七大类20小类近百项的检查找出导致抽动症的致病原因与发病机制,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分型多维治疗,能调整患者情绪,修复脑中枢神经递质生物学功能平衡。特别是对于抽动症及抽动症伴发症的治疗,远远高于其他治疗方法,可避免患者长期服用西药的依赖性及毒副作用,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所有弊端。
温馨提示:广大年轻家长平时多挤出点时间陪陪孩子,多留意留意处于关键期的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做到尽早预防以免带来后患,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对于上面提到的抽动症的表现,如果您还是不能准确判断您的孩子是否患上抽动症。欢迎随时拨打我们的24小时免费热线,详细咨询。
Tel:0551-62991811
QQ:277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