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睛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孩子如果过度眨眼睛,家长就应该重视了,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的张静主任介绍到,如果孩子总是不自觉地频繁眨眼、翻白眼、挤眼。家长就要警惕了,孩子很可能是患了
抽动症,因为简单上的眨眼时多发性抽动症的首发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抽动症疾病症状繁多,家长需提高警惕!
抽动症主要指身体各部分短暂、突然、不自主、随意的运动,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 (3-4): 1。
马主任介绍,如果孩子出现频繁眨眼、吸鼻、清嗓子、张嘴、伸舌等,有的甚至爱摇头、甩胳膊、踢腿等,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诊断孩子是否患了抽动症。
专家提醒:抽动症早期的症状就是单一的频繁眨眼,这时候是比较好治疗的,是可以彻底治好的,抽动症发展到摇头、耸肩、撅嘴等情况属于中期抽动症的表现,比较难治疗,很容易复发,抽动症发展到后期,手脚控制不住的抽动,那时候是治不好的,属于晚期抽动症的表现。因此家长需要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
孩子患了抽动症找到病因,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1、遗传因素。短暂性抽动障碍可有家族聚集性,患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较多见,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躯体因素。开始时往往由于局部刺激而产生眨眼。如眼结合膜炎、倒睫刺激引起眨眼,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当局部疾病因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3、情绪因素。常见的因素如父母对患儿过高的学习要求,过多的责备,母亲常有神经质,精神上不安静。过多的干预使小儿发生情绪障碍,特别是焦虑和紧张等情绪,眨眼抽动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在运动系统方面的反应。
4、药源性因素。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抗精神病药的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抽动症的不良反应。
孩子抽动症引起眨眼睛如何有效治疗?
——“平衡控抽疗法 ”专业治疗抽动症,安全无复发!
研究发现,主要导致儿童不由自主抽动的是主控人体发育行为的神经元。如果神经元受损,所产生的神经递质异常,那么,信息输送就会出错、中断,大脑就会无法接收到正确的信息,大脑中枢就对人体发出错误的信号,让人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导致抽动症。因此,治愈抽动症的关键在于修复神经元, 让其产生的神经递质维持正常。
安徽省合肥仁爱中医医院引进的特色疗法“TS—分型多维疗法”以抽动症这一疾病为唯一对象,通过七大类20小类近百项的检查找出导致抽动症的致病原因与发病机制,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分型多维治疗,能调整患者情绪,修复脑中枢神经递质生物学功能平衡。特别是对于各类型抽动症及抽动症伴发症的治疗,远远高于其他治疗方法,可避免患者长期服用西药的依赖性及毒副作用,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所有弊端。
“
平衡控抽疗法”是目前医学界获得CNAS、FDA认证的抽动症治疗技术。凭借着独特的机理和神奇的疗效,受到学术界和广大抽动症患儿的一致认可,在业内各地掀起持续的抽动症康复风暴。开启了抽动症治疗史的新局面。荣获第四届世界自然医学学术大会“国际自然医学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治疗抽动症首选技术”,代表着目前解决抽动症的较高水平,被誉为世界上较知名、较安全、较放心技术的抽动症诊疗技术!
温馨提醒:据有关数据的相关调查,抽动症发病率约为25%~50%,有很多孩子眨眼被延误的病例,家长都归结于孩子的“不良习惯”和毛病。随着一天天的长大,生活中受到老师的斥责,家长的烦心,同伴的不理解,压力越来越大继而出现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焦虑、强迫、甚至是自伤等行为问题。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未来,作为家长得我们需要考虑到很多。
Tel:0551-62991811
QQ:277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