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使劲眨眼睛在排除眼科疾病后,就该考虑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了。因为多发性抽动症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而频繁眨眼就是抽动作为首发症状。因此需要家长朋友引起足够的重视。
合肥仁爱中医医院专家介绍说,在临床上,儿童的抽动秽语综合症有下列三种明显特征:
1.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起始抽动症状比较轻,通常以眼、面肌开始抽动,而后抽动症状逐渐加重,牵涉部位更广,从头部发展到颈、肩、上肢、躯于及下肢,形成多部位的抽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出现各种难以克制的、形态奇特的运动抽动:比如刺戳动作、脚踢、下蹲、走路旋转等。
2.秽语特点:有部分病例以多发性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或发声抽动在运动抽动发作之后1~2年后出现;或单一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如无音节的喊叫,各式各样的动物叫声、清嗓声,或发出无意义的字句声,或不适当的语句,往往是重复刻板地秽语,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
3.模仿动作和言语:部分患儿出现模仿动作、重复言语、强迫动作或其他奇特的行为等。
秽语抽动综合症易长期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要警惕!
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患者中有30%的人有秽语症的状况。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对于秽语抽动症并发品行障碍的现象,一些抽动症患者家长以及亲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进行打骂等都会引起抽动症患者的品行障碍。
个性发展问题。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
【由抽动症引发的频繁眨眼需要怎么办?】
家长在遇到孩子频繁眨眼的情况后需要提高对疾病的警惕意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系统排查。仅凭孩子单一的眨眼表现就判断孩子是抽动症未免太草率,疾病的治疗需要建立在精密的检查过程和医生准确的临床诊断之上。在确诊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之后才能进行对症治疗。
>>做哪些检查才能够明确孩子是不是抽动症 <<
“发育行为六联分型体系”——抽动症治愈率相对传统效法提升43%
合肥仁爱儿童医学研究院以张静为首的研发团队,联合国内外儿科领域知名专家,将国医精华与生物疗法、行为疗法等技术有机结合,推出发育行为六联分型体系,可有效治疗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对抽动症的治疗有着很好的疗效。
温馨提示: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并没有解释得很清楚,或有其他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入口进入我们的
在线咨询平台,或拨打
0551-62991811
,也可咨询专家在线QQ:
277170186
。医生会给你一个专业的,详细的解答,并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